与男友交往的纠结
站内点评
咨询次数:2 次
咨询费用:600 元
案例类别:两性心理
运用的技术:家庭治疗
案例简述:
来访者问:今天又和男友吵架了。我和男友谈了3年,他家里条件不好,我爸妈不太同意,不过他对我很好,几乎百依百顺。但是今年却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就吵架,我们两家的距离挺远的,有十几里远,他一个月来找我一次。我对他很好什么都给他买,他对我也很好,可是现在觉得他不在乎我了,不听我的了。他今天喝酒喝多了,与我吵架,我不知道是我抓得太紧了还是他不在乎我了?
但是我总感觉如果不管他,怕他慢慢的会不在乎我。其实跟他吵架就是想让他哄哄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比他大一岁的原因,总感觉他什么都不懂,有时候吵架了,都不知道怎么哄我,只是说对不起,让我更生气。我一直感觉我就像姐姐一样,很想让他关心我,但是他却一点也不懂我的心思。
我也知道对男友不能抓的太紧了,但是我现在自己都感觉心里有问题,感觉他必须听我的,要不就想尽一切办法促使他听我的,他稍微有哪些做得不好,我就会打电话大吵大闹,我其实也知道自己不对。但是他只要有一点不听我的,我就会感觉他不在乎我了,控制不住的就要跟他吵,而且我还动不动就说分手。真的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俩人只要在一起,就会吵架,只要一分开,我就会难受,就找茬跟他吵架,是不是我太没安全感了呀?
其实我已经感觉到他像个孩子,我觉得很累,我可以为了生活去努力。可是说实话总觉得他什么都不做,凡事总是依赖我,他如果不依赖我,我又会担心他不听我的,我很矛盾。都不知道要不要在一起,我知道的是,他很爱我,我也很爱她。但是这种爱真的很累,很累......
——Psy525.cn
咨询经过:
回复:你其实已经认识到了,对自己的男友不要抓得太紧。因为心理学讲心理距离,两个人的心太近了,其中的一人,就会焦虑,就会有压力,就会反弹,进而表现为争吵。瑞士心理学家布洛认为:审美活动首先要使对象和现实的主体相脱离,以一种超出个人的需要去观察对象。主体把自身的经验投射于对象,强化经验中的客观特征的反应而获得审美的情景。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主体和对象间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如果距离太大,主客体脱离联系,引不起审美经验;如果距离太小,主客体过于贴近,也引不起审美经验。这就会导致距离的丧失,也就是“距离的自我矛盾”。
心理距离的变化会影响爱情的兴致。刚刚相识的恋人在心理上是有一定距离的,因而双方总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和近于圣洁般的倾慕,双方心理上的敏感系数很高。一泓秋波荡漾,会使你心旷神怡;一个甜蜜的亲吻,会使你飘然欲仙。可是在交往逐步深入,或者是有了肌肤之亲之后,恋人之间这种心理距离顷刻消失,原来的神秘感也随之消失,近乎圣洁的倾慕被习以为常所代替。这样,彼此的感觉有时会变得麻木,心理敏感系数急剧下降,甚至连一点新鲜感都没有了。在相恋生活中只有沉闷和苦恼积淀下来,爱情的兴致也就日趋淡薄,亲密的危机也就随之产生了。
不难发现,一些爱侣,当他们身处两地时,鸿书频繁,缠绵悱恻,道不尽相思之情。可当他们同居一室时,那种感情反倒消失了,久而久之,争吵成了家常便饭。其实,这是因为爱情缺少喘息机会,患了“爱情疲倦症”。爱情之树,需要用温情去浇灌,但又不可无休止地去浇灌,否则无异于摧残。真正的爱情之火,不会由于心理距离的增大而熄灭,反而能培育可贵的婚姻向心力。因此,在现代婚姻生活中,适当地拉开恋人生活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变化生活节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初恋时的那种朦胧美,增加恋人之间的依恋感。
你需要给予男友充分的信任,放开牵拉着他的双手。你还可以不断的信赖他、鼓励他,促使他为今后的婚姻生活去努力,进而奠定良好的基础就够了。只有这样,两个人的的情感关系才会扎实坚定,才有可能会越走越好。
你说你男友大一岁的原因是有的。你们这种情况,更应当注意对男友不是管,而是疼爱,不是吵而是激励,对具体的事情不要管的过多。其次,这样的男友,一定还是有些没有真正长大,是需要你能够有耐心学会等待的。最后,你这样的男友,一定不会很细心、不会很周到的,因为他还是个孩子,还没有真正的成长为男人。
你对男友又是管理又是依赖,反映了你自己的脆弱与缺少自信心。从你的性格内核讲,你有太多的依恋、依赖,而缺少了自信、自立、自强的成熟因素。对此,你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性格方面的不足因素,逐步改进自己内心一些陈旧的观念。特别是在与男友的交流中,你们可以改变交流的内容,少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内容,多一些对今后生活的规划、如何努力开创新的生活等内容。借以更新生活与改善交流方式,促进两人之间关系的良性循环。
你选择了这样的男友,就一定会经历这些不顺畅、不愉快的。男友的成熟与成长,一方面可能需要你的帮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男友他自己要能够觉悟,能够树立一种男人的担当,能够具备一种责任感。如果只是女性自己想怎么样,可能也不是很容易能做得到的。
经验感想:
你需要自己反复的思量好,究竟愿意找什么样的男友,你是否愿意这样一厢情愿的付出,你们的生活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情趣等有多大程度上的相容等。
封面赏析
下边为大家展示几张关于作品()的视频封面图供欣赏。更多封面及资源下载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源于互联网。
文章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