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条狼 > 生活常识 > 个人成长 >

心理咨询师必须扎根生活而不是理论

admin 个人成长 2019-04-29 02:40

站内点评

咨询次数:4 次

咨询费用:800 元

案例类别:自我成长

运用的技术:行为疗法

案例简述:
      一位在别处做了两年咨询存在人际关系困扰的来访者,在我处4次之后有了明显的改变。——Psy525.cn

咨询经过:
      经过初次交流之后明确其问题的核心不在认知不足而是行动不够,然后运动强性强化法不断培养其行动力,效果明显。

经验感想:
      本经验由这一案例出发,综合长期咨询经历得出——

“每天做一两个人次心理咨询,然后整理咨询案例、做好次日的咨询准备,再接下来就是安坐、泡茶、静心、捧书,开始热切期待中的心理学习……”
以上的每天工作流程大概是很多热爱心理咨询的咨询师梦寐以求却又求之不得的吧?我就是。目前人人都认为心理咨询前景广阔,但事实是心理咨询门可罗雀,能做专职的人少之又少,即便做了专职也可能会琐事缠身,难以苦心孤诣,专心咨询和学习。
然而,事实是无论心理咨询师是否被琐事缠身或是否要做大量与心理咨询无关的事情,心理咨询师都还是应该做充分融入生活的生活派而不是皓首穷经,天天钻研的学院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暨求助者中心疗法学派认为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是第一重要的事,心理咨询师的态度重于技能。而一个人成长的最好的环境是生活而不是学院,更不是书本或网络。
这是我的个人观点,原因有四。
第一,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定位首先是一个普通人,要有普通人都有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其次他还要成为一个比普通人更能在生活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阅历丰富的人,这样他才能站在生活高地俯视人生的风景,也引导来访者去领略“风景这边独好”。
第二,如果一个心理咨询师在生活是个经常碰壁、左支右绌或焦虑固陋的人,他就不但很难把来访者引向一个正确的方向,还甚至都很难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心理咨询师宜做生活派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来访者带来的也多是生活上的困扰,如果心理咨询师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生活经历的深刻反思,他如何才能和来访达到充分的共情,并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呢?正如很多人都说的,让一个还没结婚的心理咨询师做婚姻困扰方面的咨询,难度和效果可想而知。当然,我这里也要声明,并不是生活阅历不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就一定做不好这方面的咨询——凡事都有例外。
第四,学院派的心理咨询师往往过于钟情于技术或理论,轻视人格魅力和咨访关系,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色彩浓厚。我听过一些名牌大学所谓专家的讲座,有的空洞无物,有的敷衍塞责,有的故作高深。我也接触过一些注重自我修炼和实验探索的“小师”或心理咨询的先行者,他们的独到之处往往令我如沐春风,甘之如饴。
以上是我自己所认为的心理咨询师宜做生活派而不是学院派的几点原因,那么如何做生活派,我把我的做法和设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我有哪些优点有哪些缺点?我想到什么我又在做什么……?做生活派的第一大重要任务就是探索自己。
其次,我的家庭关系如何?我和同学朋友同事关系如何?我的能力如何……?这是我在生活中不断自问的问题,也是在生活要不断优化的问题。
第三,每天生活中我有哪些事做得哪些事处理得不好,为什么?遇到哪些烦恼或困难,为什么?哪些人或事反映了什么心理原理或可以用什么心理原理来解释?它们给我成长方面带来哪些启发?……
第四,今天或最近生活中哪些人或事与我以前做的比较困难的案例中的人和事相关,如果是现在我来做,怎么做更好……
因为种种原因,我不能东奔西走积极参加很多价格高昂也或能价值不菲的心理培训(当然也绝无否定精深的理论研究和学习之意),但是我想能真正充分融入平常生活,不断体验、反思、实践,这不是苦学理论、花钱参训或拜大师方面不足的弥补,而是心理咨询师成长的主流,是心理咨询师一辈子的修行!



封面赏析

下边为大家展示几张关于作品()的视频封面图供欣赏。

更多封面及资源下载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源于互联网。
文章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十二条狼定位于娱乐类资讯,为您提供一站式娱乐学习休闲的平台。

http://www.82601231.com/

| |

Powered By Copyright © 2002-2019 十二条狼 版权所有|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墨鱼部落格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