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条狼 > 生活常识 > 个人成长 >

如何激发来访者的咨询和成长动机

admin 个人成长 2019-04-30 22:24

站内点评

咨询次数:5 次

咨询费用:1600 元

案例类别:自我成长

运用的技术:沙盘治疗

案例简述:
      人际聚焦团体沙盘游戏成长小组,8位学员,6女2男,共5次活动,每次2小时——Psy525.cn

咨询经过:
      主要通过做团体沙盘游戏来发现人际关系的问题,然后加以探讨解决。

经验感想:
       以下是以本期人际聚焦团体沙盘游戏活动反思引发的对心理咨询实践中学员往往咨询动机不强,行动力偏弱,甚至连基本的家庭作业都不想做的情况的思考——

实际咨询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急切地走进咨询室,急切地倾诉,认为自己的问题很严重,急切地请求帮助;而心理咨询师了解其情况之后也觉得其非常需要改变和成长,也相信其改变和成长之后会拥有美好的明天,可是,就是这样的来访者,可能在一次咨询之后就销声匿迹了,也可能在来两三次之后不声不响中断了,留下咨询师在那边纳闷、困惑,还会想是不是自己有哪些不到之处导致来访者失望而放弃。

其实,我后来的一些访谈表明,来访者中断咨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时间、精力、经济、症状好转、重视程度、其他阻力等等问题。但据我的经验和分析,咨询和成长动机不强、后劲乏力是其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原因。

心理咨询诸多原则中有一条非常重要,就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所以,心理咨询师往往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或者做过一次就毫无作为地静候来访者下一次出现或不管其是否继续来咨询,因为这取决于来访者的求助意识和动机吗,心理师不能要求或诱导来访者来咨询嘛!这样的心理和做法似乎很有道理,可是我们忘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心理咨询来自西方,虽然扎根中国已经有四、五十年了,但远远没有枝繁叶茂,还存在严重的水土不服情况。虽然有些人接受了它勇敢走进咨询室,但依然存在很多误区。重要的误区之一就是做心理咨询看心理医生跟平常去医院看身体方面的毛病一样,既带着很高的期望值,又以为只要往那一坐或一躺,自己什么都不干,全交给医生了。检查、开药或手术、术后治疗等等,自己只要配合和付费就行了……大多数来访者没有预料到,心理咨询的过程,是来访者咨询师的引导下艰难探索自己、改变自己的成长过程。化蛹成蝶的结果很美丽,但成长就要付出代价、经历痛苦。而尤其要命的是,大多数中国人是不喜欢深入思考和自我探索的。所以,咨询后面的路走起来就异常艰难。

相对而言,西方人看心理医生、做心理咨询是常态化行为,他们普通都充分了解心理咨询是什么东东,自己要付出什么收获什么,所以咨询往往能顺利进行下去。

另外,来访者还有不少中小学生,他们的问题可能确实很严重,但其问题的影响更多会在未来呈献,他没有这种预见性;而且他们对自己心理问题的未来心理咨询有偏见,不愿主动求助。这种情况也需要心理咨询特别重视其咨动机和成长动机的激发和维持。

还有一些成年人,比如抑郁症、焦虑症患者,其自身心理能量很弱,弱到难以面对改变的困难和成长的痛苦,容易望而却步,但这时候有人能好心推他一把,或许他就能坚持下去,并获得较好的结果。

鉴于这些本土化的原因,我认为心理师不能固守“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教条,要把主动激发来访者咨询和成长动机作为咨询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弄清楚了这些原因,怎么做倒显得简单了。

首先,心理师要加强自身人格修炼,真正发自内心做到以来访者为本。不能考虑自己的利益延长咨询时数,而是要尽己所能尽早帮来访者解决问题,能少咨询一次就少咨询一次。

其次,真正重视和来访者建立高度信任关系。

第三,和来访者签署咨询和成长协议,有条件的话请其亲友见证、督促。

第四,咨询师请自己已经结案的来访者写关于成长的体验和鼓动总结,供后来的来访者借鉴。

第五,正式咨询之外,可以隔三差五利用手机短信、微信、QQ等提醒来访完成家庭作业等。

第六,随时发现来访者正向的变化并及时鼓励,可以多使用阳性强化法。

第七,其他合适的方法。

以上是我个人在心理咨询实践过程的体验和思考,或者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希望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探讨!心理咨询,其路漫漫,上下求索。 



封面赏析

下边为大家展示几张关于作品()的视频封面图供欣赏。

更多封面及资源下载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源于互联网。
文章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十二条狼定位于娱乐类资讯,为您提供一站式娱乐学习休闲的平台。

http://www.82601231.com/

| |

Powered By Copyright © 2002-2019 十二条狼 版权所有|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墨鱼部落格友情技术支持